夜晚悄悄來臨的時候,腦袋卻還像開了燈。
試過各種「睡前秘方」,卻還是輾轉難眠?
其實,我們不需要翻遍藥櫃,也不必追求什麼神奇法門,從日常的小細節,就能為你築一個更柔軟的入睡儀式。
有一天晚上,桔編我也像平常一樣在桌邊忙電腦,然後不自覺喝了一口下午茶。結果躺床上時,心跳像有人偷偷開了強光。那時我才體認,原來「什麼時候喝哪杯茶」比「喝什麼茶」還重要。
從那之後,我開始調整自己午後的茶飲節奏。比如說:
- 我把手邊的綠茶或烏龍茶,約在下午三、四點之前就喝完;
- 傍晚時分,讓自己改喝無咖啡因的草本茶,如洋甘菊、檸檬香桃、或是淡淡的薰衣草茶,那種香氣能讓呼吸慢下來;
- 睡前約半小時,我會泡一杯溫熱的麥茶,捧在手裡慢喝,給自己一個「從忙碌切換到休息」的緩衝時間。
除了茶,我也試著去尊重自己的「睡眠節拍」:
晚上下班後放下手機、讓房間的燈光柔和、少滑動螢幕;
如果腦子太亂,我會寫一兩句日記或想法,把它們從腦海清出來;
床只用來睡覺,讀書、滑手機盡量在床外完成,讓身體跟大腦都學會:
「這裡就是休息的地方」。
當你把“晚上該喝的茶、該做的小動作”慢慢變成你的姿態,而不是一次要全改完的規則,那份寧靜就會逐漸落地。
這裡偷偷帶入介紹一下桔編家目前熱銷的兩款無咖啡因茶飲:
檸香黃玉米鬚茶(檸檬香桃Lemon Myrtle + 玉米鬚基底)
精選來自南台灣的黃金甜玉米鬚,入口即帶有細緻的玉米甜香,彷彿陽光輕灑在金色稻田間,散發出淡雅的穀物氣息;與澳洲檸檬香桃的柑橘芳香交融。
香氣筆記:
- 前調:清新的檸檬香桃(Lemon Myrtle)檸皮香、柑橘淡綠調,先是明亮一口
- 中調:玉米鬚溫和甜香、蜜香感,帶出稻田日曬後的溫潤氣息
- 尾調:淡淡穀物殘香、柔軟的青草或草本餘韻,讓整體收尾不過於厚重
這款茶像是「日光濾鏡下的金色田野」:
初聞有檸香刺激,隨即被玉米鬚的甜香收斂,尾韻帶點柔草本與稻穀質感,是比較輕盈、溫潤的選擇。
檸香琥珀麥茶(Lemon Myrtle + 小麥基底)
以雲林麥寮「月光下」農場的小麥為基底,結合檸檬香桃,呈現溫潤香甜與清新檸香的獨特風味。
香氣筆記:
- 前調:檸檬香桃(Lemon Myrtle)清亮的檸皮氣息,帶點綠意與柑橘香,最先撲鼻、清醒感強
- 中調:小麥/穀香中樞,帶著烘焙穀物的溫潤與輕輕烤麥香,略帶燕麥奶的柔順感
- 尾調:淡淡的堅果麥子餘韻或穀物殘香,厚度柔和、不搶戲,留下一種穩定安心的氣息
這款茶像是一條溫柔的過渡曲線:
從檸香切入 → 穀香中段 → 最後穩定回到柔和的穀物尾韻。整體感受是「有香氣,但不張揚、不刺激」。